振动传感器测量均方根速度和温度,以便在它们变得过于严重或造成额外的损坏或导致意外停机之前检测到问题。与Banner无线节点配对,可以提供本地指示,将信号无线发送到中心位置,并将振动和温度数据发送到网关以进行收集和趋势分析。
使用振动传感器前应该知道的要点如下:
一、传感器类型与原理
类型:根据被测物体的振动参量是位移、速度还是加速度,可以将传感器分为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适用于不同的测量场景和频率范围。
原理:
压电式:基于压电效应,当受到振动作用时,压电材料产生电荷,电荷量与振动加速度成正比。
电容式:通过改变电容极板间的距离或相对面积来响应振动,从而导致电容值的变化。
电涡流式:利用金属导体在交变磁场中产生电涡流的现象,通过测量电涡流的变化来感知振动。
磁电式: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当振动引起磁路中磁通量的变化时,产生感应电动势。
二、安装位置与布线
安装位置:振动传感器应安装在需要测量振动的设备表面上,并保持垂直或水平放置。同时,应避免安装在设备的强烈振动区域、温度超过传感器耐受范围的区域,以及其他可能影响测量的位置。
电缆布线:电缆应按照传感器生产厂家提供的图示或说明进行布线,避免传感器电缆与高压电缆或其他强电源放置在同一区域,以减少电磁干扰。
三、环境要求
温度:振动传感器的测量范围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应注意安装环境温度的变化,并根据传感器的规格说明选择适宜的工作环境温度范围。
其他环境因素:传感器应安装在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受到潮湿、腐蚀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四、应用周期与采样周期
采样周期:表示传感器每隔多长时间采集一次数据。采样周期越短,传感器采集数据的精度越高,但也会增加数据处理和传输的负荷。应根据应用需求和数据传输要求设置合适的采样周期。
工作周期:表示传感器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工作的时间。工作周期通常由电源供应和硬件设计决定。应根据实际需求和系统设计,合理安排传感器的工作周期。
文件下载  
图片下载